top of page

常識科
-
STEM模型設計
-
科學魔術
-
STEM課堂(一至六年級)
-
延續電子學習(四至六年級)
-
優化校本支援計劃(五年級)
-
合作學習(一至三年級)
-
課程調適(一至六年級)
-
國民身份及中華文化問答大賽
重點
發展項目
-
戶外學習日
-
剪報
-
童心看世界
過去已
發展項目
學校透過運用社區的資源,豐富及加強學生的學習經歷。在參觀過程中,學生須親身搜集資料及作親身體驗以完成學習活動,不但能豐富學生課堂上所學,更可以擴闊視野,培養主動探究的精神。
一年級:配合學習單元「我的需要」,同學們到香港動植物公園進行參觀及觀察,讓同學透過運用感覺器官認識公園裏各事物的特性。

同學們透過觀察動物標本,增加他們對各種生物的認識。

同學們專心聽老師的講解,認識不同的植物。

同學們認識美洲紅鸛的習性。
.jpg)
在教育及展覽中心內,同學們透過互動遊戲認識動物生態。
二年級:配合學習單元「公園和動植物」,同學們到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了解及觀賞不同的戶外農作物、「漁館」和「昆蟲館」的各物種,讓同學認識更多動植物和培養愛護動植物的意識。


同學們專注地聆聽導師講解水污染對海洋生物所造成的影響。
同學們知道膠袋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嗎?

二年級同學參與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的導賞活動。
三年級:配合學習單元「吃得健康」,同學們到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參觀,讓同學增進和鞏固有關食物和環境衞生的知識。


同學們專心聽老師的講解,認識正確儲存食物的方法。
同學共同完成這個迷宮遊戲,認識到街市的設計特色。

資料中心內的展品大多可給同學們操作,從而認識到禽流感和豬鏈球菌的預防知識。

資料中心內的互動遊戲十分有趣,讓同學認識到基因改造食物是怎樣得來的!

四年級:配合學習單元「香港的發展」,同學們到香港歷史博物館的「香港故事展覽館」,讓同學認識更多昔日香港的經濟活動和居民的生活情況。
同學們可了解早期香港居民在徙置區的居住環境。



同學們認識早期客家人的農耕生活。
昔日士多裏,我們可以買甚麼東西?
在鄧氏宗祠裏,老師講解有關昔日本地人的生活。
五年級:配合學習單元「光聲電」,同學們到香港科學館參觀,讓同學認識「光學」、「聲學」和「電」的基本原理及其有趣的特質,同學更可實地操作展品以進行簡單實驗,寓參與於學習。


同學們親手操作展品,進行不同的物理實驗。
同學們都留心聆聽導師講解化學實驗。


同學們對香港早期的舊式電話很感興趣。
香港科學館內闡釋地震的展品十分有趣!
六年級:配合學習單元「物競天擇」,同學們到香港公園的「溫室及觀鳥園」參觀,同學們都能更認識及親身體驗植物的特徵與環境的關係,還有欣賞植物和鳥類適應環境的能力。




同學們難得可以近距離觀察雀鳥。
我們來到温室內的旱區,看見很多仙人球呢!
原來有些雀鳥是吃水果的
在熱帶森林內學習樹木生長與環境的關係。


同學十分認真製作模型
同學齊來測試自己的模型

同學在STEM課堂學習製作模型

同學正預備發射水火箭

同學正展示「天然沖沖沖」的效能

同學正匯報模型設計的過程

同學都望着發射的水火箭飛到多遠
2018-2019
學科成就及活動
bottom of page